搜索

CJJ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1总则
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
1.0.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平纵线形、横断面布置、交叉口形式等。
1.0.4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快速路 expressway采用中间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2.1.2主干路 arterial road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性干路。
2.1.3 次干路secondary trunk road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集散交通功能,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的区域性干路。
2.1.4支路 branch road连接次干路与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
2.1.5 道路建筑限界 boundary line of road construction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2.1.6设计交通量design traffic volume为确定道路车道数而预测的交通量,即预期到设计年限末时道路的交通量,分为日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
2.1.7 总体设计 general design为系统、全面地协调道路工程项日外部和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案,完成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设计。

3基本规定
3.0.1 城市道路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等,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各级道路线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并应结合地形、地物,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气候、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进行调查,合理确定路线线位和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平面应顺适、纵断面应均衡、横断面应合理。
3.0.3路线设计应贯彻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降低道路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影响,并应符合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
3.0.4 当道路采用分期修建时,应在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和制定分期实施方案,并应协调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关系,控制道路用地,为远期工程实施留有余地。
3.0.5 改建道路应遵循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既应满足相
应道路等级的技术指标,又应能最大程度利用原有工程。
3.0.6 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