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TG/T 3222—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总则
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物探技术要求,保证公路工程物探质量,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交通运输部于2009年3月发布了《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对于保证物探工作质量、促进公路工程物探技术应用和加强质量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工程物探的要求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公路勘察、设计标准也进行了修订,公路工程物探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原规程已难以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工程物探的理论、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在超浅层高分辨率和深埋探测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探已成为公路工程地质勘探、工程质量无损检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手段,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
本次修订从满足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和测试验证工作,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工程物探的新方法、新技术和充分吸纳公路及相关行业工程物探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进行了全面修订。
1.0.2 本规程适用于公路工程的物探工作。
条文说明
本条对公路工程物探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物探具有适用范围广、设备轻便、效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在公路工程地质勘探中有时可以解决钻探等其他勘探手段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物探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快速、无损、经济、环保的检测手段,在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技术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探可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内,根据工程需要和适用条件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探、隧道超前地质探测、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及岩土物性参数测试等工作。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物探,不但能够提高勘探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0.3 物探工作应根据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勘探目的与任务要求,遵循技术可行、适宜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探测方法和工作量。
1.0.4 公路工程物探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条文说明
近年来,物探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开拓了许多解决地质问题的技术途径,提升了公路工程物探的技术水平,在公路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推动了公路工程物探的发展。如地质雷达法、声波测试、高密度电法等高分辨率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公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新途径;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地形复杂的深埋隧道工程地质勘探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因此,对经过工程实践检验,有利于提高物探工作效率和探测质量的新方法、新技术要积极使用,同时对一些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检验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要慎重对待,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对探测成果的验证和探测效果的回访,不断总结完善。
1.0.5 公路工程物探工作应注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条文说明
物探作业大多为野外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之物探生产中需要使用高压电、爆炸器材、放射性物质等,安全隐患众多。电池、电瓶等废弃物以及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长期在高寒缺氧地区及洞室、井下工作会对物探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因此,物探工作中要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环境的法规,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1.0.6 公路工程物探工作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