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TG/T 3310—2019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总则
1.0.1 为指导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高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考虑环境作用影响的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涉及的环境作用包括:碳化、冻融循环、氯盐侵蚀、硫酸盐结晶膨胀、化学物质腐蚀和摩擦、切削、冲击等磨蚀。
条文说明
环境作用是引起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的主要因素。鉴于疲劳、振动等力学作用,以及生物、辐射和电磁作用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的影响研究尚不成熟,本规范暂不纳入。
1.0.3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含基于荷载作用的结构设计和考虑环境作用的结构耐久性设计。
1.0.4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确定材料耐久性指标、减轻环境作用效应的结构构造措施、防腐蚀附加措施等。
1.0.5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al durability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护、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能力。
2.1.2 环境作用 environmental actions引起结构材料性能劣化或腐蚀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
2.1.3 环境作用等级 environmental action grade根据环境作用对混凝土及结构破坏或腐蚀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若干级别。
2.1.4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service life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隧道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1.5 耐久性极限状态 durability limit 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在环境影响下出现的劣化达到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制或标志的状态。
2.1.6 胶凝材料 binder混凝土原材料中具有胶结作用的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灰、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7 水胶比 water to binder ratio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比。
2.1.8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 concrete freeze-thaw resistance factor(DF)
混凝土经规定次数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与初始动弹性模量的比值。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