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TG/T D31-02—201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1总则
1.0.1 为指导公路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提高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质量,制定本细则。
1.0.2 本细则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1.0.3软土地区公路选线应充分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空间遥感技术等,大范围调查软土空间分布,合理确定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以最短距离通过软土地带。纵断面设计应以低路堤为原则,路堤填料宜采用轻质材料。路线通过大范围厚层软土地带,完全治理成本过高时,可通过专题研究,按保证通行能力的原则确定横断面宽度。
1.0.4 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保护环境。
1.0.5 软土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应调查搜集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采用钻探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查明软土的工程性质,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1.0.6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应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工期、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1.0.7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在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
1.0.8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应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软土 soft soil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2.1.2 淤泥 mud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5、含有机质的细粒土。
2.1.3淤泥质土 muddy soil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 且小于 1.5、含有机质的细粒土。
2.1.4 泥炭 peat喜水植物枯萎后,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形成的泥沼覆盖层。常为内陆湖沼沉积,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60%,大部分尚未完全分解,呈纤维状,孔隙比一般大于10。
2.1.5 泥炭质土 peaty soil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60%,大部分完全分解,有臭味,呈黑泥状的细粒土和腐殖质土。
2.1.6 软土地基 soft ground有软土层分布,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移或过大沉降变形的土质地基。
2.1.7 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通过置换天然地基部分土体、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强化地基部分土体,或设置加筋材料使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得到增强,从而形成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