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 jointed 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 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 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 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设计基准期 design reference period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段(a)。
2.1.9安全等级 safety classes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