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JTG/T 5190—2019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总则
1.0.1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1.0.3 农村公路养护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
1.0.4 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
条文说明
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收集分析养护数据,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机械设备配置,增强作业人员机械化操作能力,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
1.0.5 农村公路采用群众性养护的应符合本规范规定;采用专业化养护的,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需结合实际采用群众性养护或专业化养护模式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保障养护效果。

2术语
2.0.1 农村公路 rural highway纳入农村公路规划,按照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条文说明
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 2015 年第 22 号)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号),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考虑到目前纳入规划的农村公路均已纳入统计年报里程,因此在农村公路的定义中,删去了“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要求。
2.0.2 县道 county road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2.0.3 乡道 township road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2.0.4 村道 village road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2.0.5 专业化养护 professional maintenance专业队伍利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实施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2.0.6群众性养护 non-professional maintenance非专业队伍利用简易工具实施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下载文档